培养方案

2025级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利用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资源的协同优势,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国际商务专业技能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兼备,同时能够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从事国际商务运营与管理工作的国际化、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学制

本专业采取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在规定时期完成课程学习,但未修完规定学分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累计延长学习年限不超过 2 年。

三、培养(研究)方向

1.商业模式培养(研究)方向:包括商业模式创新与实践、自贸区商业模式、跨境电商商业模式等。

2.国际商务环境培养(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商务环境、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国际经济合作等。

3.数字商务培养(研究)方向:包括数字贸易、跨境数字商务、国际商务数据统计等。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包括课程30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4学分。详见下表:

课程类别

修课门数

须修学分

学位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6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商务外语

2

中级国际商务

2

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2

人工智能前沿与产业发展趋势

1

专业必修课

5

10

专业选修课

5

10

实践环节

2

学位论文

4

合计

36

修读课程信息详见附表。

本科专业为非经济学类的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自行学习《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等3门课程并提交学习笔记;导师负责督促学生补齐与本专业相关的本科课程知识,学生以上3门课程学习情况需经导师签署意见后提交学院备案。

五、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践

对照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把实践育人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参加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践,作为必修的培养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践包括并不限于: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积极参加助研助教;在常规课程学习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案例讨论;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调研、分析和撰写案例,完成国际商务案例的开发;认真完成专业实训课程;参与实践基地考察调研、学习交流等实践教学活动,认真完成企业专业实习等。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中企业专业实习实践不少于3个月,企业专业实习实践期间,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研究生专业实习实践日志报告等内容,成绩评定为通过的,取得2个学分。

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国际商务系列讲座。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须累计听取5到8次校内讲座,并记录每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六、培养方式与成绩考核

1.加强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要求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把课程思政资源和具体内容纳入总体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校内理论授课与校外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的培养模式。与各类外贸公司、跨境电商企业、有关行业协会等建立实践基地,定期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讲座。形式包括:案例撰写、商业模拟训练、独立或组队参加国际商务模拟大赛等。

3.实行“双导师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成立导师组,导师由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组成。实施任课教师来源多元化,聘请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专家、具有相当学历的商务官员和商务实践专家等,到校讲授或做专题前沿报告。根据国际商务发展实践及专业建设情况需要,对导师队伍进行动态调整。

4.教学方式多元化。充分运用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核方式多样化。学习成绩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综合进行评定。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必修的国际商务实践培养环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在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和专题研究类论文等多种形式。评价论文水平主要考核其综合运用所学国际商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内容是否有创新,是否有实用价值。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第二学期末前完成,中期考核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三学期进行。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生在学位论文完成后,应先参加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盲审及正式答辩。

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见《上海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内容与格式基本规范》。


附表:修读课程信息2025

类别

课程名称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学分

学时

开课学院

学位课

(10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0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商务外语




2

30

商务外语学院

中级国际商务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人工智能前沿与产业发展趋势




1

15

商务信息学院

专业必修课

(10学分)

国际经济政策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国际商务谈判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国际商法专题




2

30

文法学院

酒店管理学院

数字贸易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方向选

修课

(6学分)

商业

模式

商业模式学原理与应用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自贸区与商业模式实践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跨境电商商业模式与实践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国际

商务

环境

国际商务环境(双语)




2

30

商务信息学院

世界市场行情与“一带一路”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国际经营与国际税收筹划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2

30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字

商务

数字企业国际化经营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国际商务数据统计




2

30

商务信息学院

跨境电子商务(双语)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大数据处理与国际商务应用




2

30

商务信息学院

自由选修课

(4学分)

论文选题与写作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区域国别问题研究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国际商务 AI 实践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跨境贸易智能决策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第二外语(商务日语)




2

30

商务外语学院

商务调研与案例研究




2

30

商务外语学院

跨文化商务沟通




2

30

商务经济学院

实践环节

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践





2


商务经济学院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





4


商务经济学院

注:选修课分为方向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其中单个方向至少修6个学分,全部共修满10个学分;研究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参加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六个月,作为必修培养环节,提交实习实践报告。